泰坦電鰩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泰坦電鰩屬
化石時期:50–49 Ma
始新世
莫利泰坦電鰩(T.molini)的化石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 電鰩目 Torpediniformes
科: 雙鰭電鰩科 Narcinidae
屬: 泰坦電鰩屬 Titanonarke
Carvalho, 2010

見正文

泰坦電鰩屬學名Titanonarke)是一類已滅絕的軟骨魚,屬於電鰩目。該屬化石發現於意大利著名的蒙特波卡化石庫(Monte Bolca Lagerstätte)早始新世(約5000-4900萬年前)地層。[1]

描述[編輯]

泰坦電鰩屬非常類似於現生單鰭電鰩科魚類,但體型要大得多:成年個體的長度可以達到一米。與單鰭電鰩科的其他物種相比,泰坦電鰩屬的椎骨數量也很多(在133個至155個之間)。這種動物的其他特徵是胸鰭和脊椎骨之間的大空腔(內有大型發電器官),直接連接在身體前部的風扇形炭性軟骨,皮膚上缺少凹痕,細長的尾柄(尾柄基托呈槽圓形),尾部較小。

對多個完整個體的特殊保護措施使得研究者可以詳細地重建泰坦電鰩屬的生活。該屬的不同標本已被發現具有不同的個體發育階段,並保留有寄生在其上的等足目動物。其中一個標本含有一個胚胎化石,表明泰坦電鰩屬是胎生的。泰坦電鰩屬似乎更喜歡與珊瑚礁相關的淺水棲息地,與現代近親沒有什麼不同。胃內容物顯示泰坦電鰩屬的食物中包括一類已滅絕的大型底棲有孔蟲蜂巢蟲屬[2]

莫利泰坦電鰩(Titanonarke molini)化石的鏡像印模和原型的對比

分類[編輯]

泰坦電鰩屬被認為是單鰭電鰩科的成員,這是一類電鰩目,目前在印度-太平洋大西洋有許多物種分佈。泰坦電鰩屬化石在維羅納省著名的蒙特波卡化石庫的早始新世地層中被發現。最初,奧托·耶克爾(Otto Jaekel)在1893年將屬於該屬的化石描述為莫利單鰭電鰩Narcine molini)。直到2010年,這些化石和其他後來發現的相關化石才被歸類於一個新的電鰩類的屬——泰坦電鰩屬,其被歸於單鰭電鰩科。Marramé等人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泰坦電鰩屬實際上是單鰭電鰩科的古老成員。除了模式種莫利泰坦電鰩Titanonarke molini)外,2018年的研究還確認了另一個物種大鰭泰坦電鰩 T. megapterygia),其特徵是胸鰭非常發達。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3]

參考資料[編輯]